公私共理:建立「水域遊憩資源合作管理平台」
去年於東海岸永續觀光培力計畫-113年交流分享會中,公私部門夥伴對於東海岸水域遊憩永續發展願景已初步形成共識,期待透過「水域遊憩資源合作管理平台」的建立,表達彼此的需求與觀點,並透過建立任務標的與分工,在能共同守護東海岸生態的基礎下作最適的活動模式規劃。水域遊憩資源合作管理平台操作框架如下:
(一)確立東海岸水域遊憩發展共同願景
1.生態保育、部落傳統文化採集與觀光發展三者能達到平衡。
2.確保水域遊憩活動安全。
3.守護水下生態,提升生態旅遊的豐富度。
(二)願景框架下分析影響面向,制定可能的任務標的及角色分工
1.建議由專業團隊設計因地制宜的生態監測機制,並輔導部落自主監測。(東管處與部落共同合作)
2.風險海象、水下資源與棲地基礎資料調查與敏感度分級。(向部落熟知海情的達人收集相關資訊)
3.全年度水域使用狀況調查(包括使用者/使用區域與時段/破壞事件等),並盤點能機動性到現場觀察的在地人,有長時間的觀察累積才能有較客觀的數據作討論與溝通的基礎,而非憑個人使用環境的印象去指認議題。(由部落從事水域遊憩活動者及關心其發展的夥伴收集相關資訊)
4.以前述三項任務成果作為基礎背景,進一步共同作水域活動分區的討論。(東管處與部落共同合作)
5.部落、業者、東管處三方合作水域遊憩管理,並滾動制定與調整管理辦法。(東管處與部落共同合作)
(三)所涉人力盤點與共用人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