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109/10/15(四)13:30~14:30
🏚️ 地點 : 麒麟部落
麒麟部落環境走讀觀察記錄
● 麒麟部落傳統地名:
- 麒麟露營區山溝以南稱爲Ciliksay(意指有蚊子的地方)。
- 真耶酥教會稱部落爲Likesan(意指在蚊子的地方)有兩個原因:一是因宗教關係而撇開吉祥物麒麟二字;二是Ciliksay在日本語中解釋為屁股有糞便,字眼較不雅觀,因此避免用Ciliksay向日本信徒介紹部落。
Hoinngan(意指法院):位於現今北麒麟溪以北的昆布海灣露營區的區塊,早期與Pakusiya爭奪水源而閙上法院,因此祖先把此地命名爲法院。
Pakusiya(意指貧困):位於Hoinngan下方的區塊。早期與Hoinngan爭奪水源時,族人們比較散漫,因此被Hoinngan指責他們很貧窮、很落魄。
● 部落水源:
Tatungutungudan(意指接來接去):位於Hoinngan的水源,描述族人在爭奪水源時,一看到水源就接。
Litengan(意指老人家):位於三民里的山上(新港瀑布底下),早期三民里的老人都會來這邊挑泉水。
● 部落溪流:
Ci kamulaw way(意指柚子):位於麒麟部落以南的溪流,早期溪流一帶有種植柚子。
Cising bing ngan(人名):位於麒麟露營區以北的山溝,目前無法探究名稱由來。
Ci walakan(意指毒魚):位於昆布海灣露營區以南的山溝(現今的北麒麟溪),早期族人經常到此溪流毒魚。
Ci kuding ngan(人名):位於昆布海灣露營區以北的山溝,目前無法探究名稱由來。
Cacadan(意指小瀑布):瀑布約為一層樓高。
● 消失的部落:
Konpo(日本語):早期為日治時期,日本人開會的地方,他們稱之爲Konpo。後來阿美族人稱之爲Ci konpo ngan,當中Ci為「在」的意思,konpo則是引用日治時期的地名,而非此地真有昆布。後來的昆布海灣露營區的名稱也取自kongpo之諧音。
消失的部落位於Hoinngan、Pakusiya的斷崖往海延伸約四五百公尺外的區域。從光復年前後的順坡地形,至今被濤蝕成斷崖地形。
● 碉堡:早期在土上,後來掉到海中,潮漲潮退都還看得到(像礁石)。
● 日本橋:碉堡上方約一百公尺處,有一座日本時代在成功鎮内建造,所剩下的唯一一座橋。早期於現今養蝦場處的路徑可通往日本橋,但後來經過土地的買賣,新地主把此路徑封掉。因路徑底下的海灣還有族人的地,經過幾番爭執後,族人在無可奈何下於麒麟一號橋處另開一條下去海灣的新路,目前尚可使用,惟缺乏維護整理。
1. 麒麟部落露營區
現今呈現的三層地形,原由真耶穌教於民國45年建造教會於此地,因當時的建物皆為茅草屋,故遺留下整地痕跡。然而唯一留下的遺跡,為一處面海的蹲式廁所。
2. 海灣秘境:部落目前只有兩條路可通往沙灘
(1)麒麟露營區旁Ci kuding ngan山溝的手作步道,公路通車前(民國48年以前),此路徑為族人採集等生活日常所用。如今的手作步道為看得到海民宿所做,後來因使用權問題被閒置。這邊的路徑早期原本可以直接下到沙灘,但幾十年來Ci kuding ngan兩則山壁被沖刷得越來越寬,橋也越搭越長。需儘快保護兩則山壁。
(2)昆布海灣露營區一號橋處,早期為做消波塊所建造,經過海浪的侵蝕,如今與沙灘已有兩層樓的高差,地形較爲陡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