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109/10/15(四)15:00~16:00
🏚️ 地點 : 麻荖漏部落
部落環境走讀觀察記錄
(麻荖漏部落的歷史事件與歷史空間見證,都跟樹有關係,因爲建物可能已被遷拆,但大樹仍在。)
1. 長老教會成功教會:門口設有心心相印打卡點,意指來到部落裏就是一家人。
2. 燈塔公園:為成功鎮入口意象
燈塔 – 意象代表東海岸的第一座燈塔就建造在成功鎮,燈塔意象於2-3年前遷移,原址位於成功豆花對面。
小丑魚 – 成功鎮為全球的小丑魚人工繁衍復育種類最多的地方,目前全世界共有三十多種小丑魚,而成功鎮成功復育了二十多種。
天堂路(公民路新港神社路段)-以前這邊有葬儀社,因此當地居民稱之爲天堂路。
3. 新港神社、麻荖漏紀念碑:於日治時期喬遷至現在的新港國中,後來成功鎮鎮長於現址重新建造神社,以紀念1911年於成功鎮發生的麻荖漏事件。(麻荖漏事件為1911年發生在臺灣臺東廳的阿美族反抗日警事件,日本官方稱為「成廣澳」事件,但阿美族人稱為「麻荖漏事件」)《歷史見證之大樹:已消失的老樹》
4. 公賣局
5. 三民國小舊宿舍:現今已出租給社區居民使用。
6. 三民國小的嚴校長住處:228事件中,三民國小的嚴校長(外省人)把外省同胞集中起來庇護在自己家中,因在鎮上頗有聲望,才得以讓一眾同胞在暴動中免於殺戮。《歷史見證之大樹:住處外的百年龍眼樹、麵包樹、黑板樹等》
7.三民社區活動中心:目前主要為早療協會服務投入,未來將投入文化健康站服務與DIY教室。
8. 三民國小:於日治時期,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等就讀之學校稱爲「蕃校」,日人就讀之學校稱爲「公校」。而當時的成功鎮的「蕃校」即三民國小,「公校」則為美山部落的忠孝國小。現今三民國小的學生人數約一百多位。《歷史見證之大樹:校園百年茄苳》
9. 落葉歸根候車亭:希望部落族人知道回家的路,以葉子作爲意象結合候車亭,提供大衆候車環境之需求。
10. 成功故事館:為成功鎮舊公所,以前由愛鄉協會管理。未來將與愛鄉協會合作,作漁村導覽。一樓目前正在規劃咖啡品嘗區、部落地圖以及迦南文創廊,幫助部落裏不同領域的達人(編織、皮雕等),讓他們的產品得以推廣與販售。二樓則有瑜伽教室、跆拳道教室等空間。
11. 成功第二市場:與社區合作進駐,打造屬於原住民的菜市場。第二市場目前為台東縣烘焙公會所租賃,一樓室内為咖啡烘焙室,二樓則為廚房,培養咖啡師與廚師的證照考取。
● 初步規劃:若能與公會合作,一樓半戶外空間之攤位為生鮮販賣區,停車場則販賣蔬菜及農產品。惟目前的公車站點與路線無法為此帶來人潮,故第二市場未來的使用與規劃需進一步作研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