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最重要也是最珍貴的觀光資源基礎在於最美的地景,包括:山際線的海岸山脈、海平線的太平洋,以及南島文化。
東管處為與東海岸的夥伴們共同守護上述珍貴觀光遊憩資產,除編訂「東海岸觀光整體風貌規劃聰明手冊」供居民及建設工程單位、景觀風貌權責單位參考外,並檢視與環境景觀、永續旅遊與地方經營的課題與需求,在駐地研究\員培訓的多元型態課程進行的同時,透過公開甄選機制,鼓勵駐地研究員培訓的學員能夠化被動為主動,以「做中學」的示範點改造內容討論與施作,就所居的聚落環境景觀進行改造提案,將關於東海岸的經營願景一步一腳印的逐步累積實踐。
示範點改造計畫採「由下而上,學員提案與遴選」的目的在於:
(一)運用培訓課程所形成的問題意識,整體檢視所居聚落的觀光發展需求、問題以及東管處景觀風貌政策目的後進行提案,拉近公私部門對於東海岸經營願景與景觀風貌議題的認知。
(二)作為鼓勵持續參與培訓課程的學員的獎勵。
(三)由學員研擬提案計畫,展現培訓計畫的階段成果。
二、提案對象
以駐地研究員為提案主體,並邀請聚落內相關組織、社群、旅遊經營者或相關業者(如:衝浪業者)一同參與提案。
為鼓勵駐地研究員與東管處部落窗口能夠深化夥伴關係,若提案團隊組成能結合東管處部落窗口,提案計畫將可獲得加分。
三、提案空間資格
提案改造點之產權以公有財產為原則。
若為私有,除應提出為期五年之無償供公共使用同意書外,且施作內容以具體可見其風貌景觀為主,並說明提供公共使用之機制與內容。
四、提案地點之空間型態,可以為:
(一)景觀資源與周邊,包括:自然棲地、產業地景、天然沙灘、人為重要地標、自然重要地標、重要山頭。
(二)觀光遊憩資源與周邊,包括:自然遊憩資源、文化/人文遊憩資源、產業遊憩資源、遊憩服務據點、部落文化資源、環境教育場域。
(三)聚落開放空間系統。
(四)可利用之閒置空間。
(五)導覽路徑或節點。
(六)遊程據點。
(七)聚落內既有觀光服務設施改善等。
五、提案主題
提案者可擇以下一項或二項以上主題,進行提案。
(一)主題一:景觀減量
針對聚落內或聚落週邊,在遊程動線上或是主要(聯外)動線上(如:台11或聚落主街)之不良景觀,或是重要景觀資源視域範圍內或視覺軸線上的不良景觀,進行減量改善提案。
(二)主題二:遊客行為引導
隨著遊客量的提升,遊客脫序行為、失序的停車秩序、隨地丟棄垃圾或是破壞部落創作品等不良行為,逐漸影響環境品質與居民作息。可結合設施、告示牌、標語或動線等方式,並與相關業者合作,進行遊客行為的引(勸)導。
(三)主題三:環境智慧運用於旅遊發展
近年東海岸沿線部落逐步重拾部落環境智慧,運用於部落經營、旅遊發展。故將藉由鼓勵提案以協助部落進行文化傳承,鼓勵發掘、紀錄、活用部落環境智慧於旅遊發展、部落經營體驗設計等所需之相關軟硬體設施,以提升東海岸部落旅遊的深度與經營可持續性。
(四)主題四:具備永續旅遊精神的部落旅遊基礎整備
可實踐的永續旅遊準則包括:旅遊資源普查與保護、景點解說與遊客行為規範、文化遺產的呈現、地方特色保護、文化互動。
提案者可從上述永續旅遊準則中,基於部落旅遊經營之需要,提出部落旅遊之基礎整備建置提案。
(五)其他
除以上四種類型的主題外,也鼓勵駐地研究員主動發掘經營課題進行提案。
六、示範點計畫數量與經費
共計遴選四處示範點提案計畫。每一示範點提案經費規模至少30萬元、上限為60萬元;四處示範點計畫施作總金額共計180萬元。
七、示範點施作完成期限
至遲應於107年10月10日前完成所提示範點改造之施作。
八、提案計畫研擬要件
(一)空間基本資料
應至少說明施作地點之:權屬單位、位置(地址或是地段地號)、面積、現況用途,並以照片輔助說明。
(二)計畫初步構想
提案計畫應說明以下內容:
1.聚落有哪些特色與資源?
2.聚落的重要景觀資源是什麼?
3.聚落內有哪些可以參與改造點施作的工匠或傳統技藝匠師?
4.聚落有哪些景觀課題或部落旅遊經營課題?
5.如何發揮特色、並改造課題?
6.預計提案的改造點之主題,以及改造方案是什麼?
7.提案團隊並需依培訓課程之授課內容,由部落藍圖出發,於地圖上標示潛力改造點與預計提案改造點。
(三)聚落小散步說明
如果要帶領夥伴們與評審團去提案基地與週邊看看,會怎麼介紹聚落、以及如何讓大家理解為何提出這樣的改造內容呢?請運用第一階段培訓成果分享的部落藍圖來說明。
(四)社區動員參與計畫
說明社區內有哪些人願意一起參與討論、參與實作的?如何參與討論與實作?
並說明哪些項目是一般居民可動手做、哪些項目是需要專業師傅才能完成?
(五)維護管理計畫
關於改造點之維護管理主體、預計使用內容、維護管理事項之說明,以及改造點完工後,將來會有誰來一起共同維護與管理?
改造點除應提供公眾或公共使用外,提案團隊應於改造後持續維護管理改造點達5年時間。
(六)改造經費需求概算
經費運用項目包括:雇工購料之工錢與材料費、營運籌備所需之軟體充實,以及社區動員參與討論之場地費、餐費、材料費與其他雜支費用。但運用於雇工購料之工錢與材料費之比例不得低於改造經費之70%。
若施作地點之產權為私有,則提案人應提出自籌金額(不得低於所需經費之10%)以及使用同意書。
(七)預計操作期程規劃
提案團隊依聚落作息時序,整合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社區動員參與式工作坊、施作工期等面向,研擬示範點施作期程。
九、提案期限
即日起至107年1月10日下午5時前截止。以電子郵件將提案計畫寄送至:
(一)東管處企劃課周欣宜 csincere.ecnsa@tbroc.gov.tw
(二)執行團隊方思文 cth1921@proginc.com.tw
十、遴選方式
(一)評審成員規劃與評分權重配比
為提高駐地研究員培訓學員之參與意願、以及增進學員間之社群連結與互動關係,提案計畫之遴選將開放駐地研究員共同參與評分;並另由東管處邀集相關專家學者或處內同仁組成評審團。兩類評審之分數權重配比為:
1.駐地研究員之評分權重佔總分之50%。
2.由東管處邀集之評審團之評分權重佔總分之50%。
(二)提案審查方式
1.提案團隊公開簡報
由提案團隊進行公開簡報說明,簡報形式不拘,以各團隊能展現自我特色的方式呈現。
每一團隊報告以10分鐘為限,統問統答5分鐘。簡報者應為提案團隊之成員。
2.提案審查標準
審查項目與比重如下表。
審查項目(比重) | 比重 |
1.資源認知與課題掌握 | 15% |
2.回應課題方式與所選主題構想內容 | 30% |
3.部落窗口參與 | 10% |
4.部落/社區經營的社群連結參與計畫 | 15% |
5.後續管理維護與使用方式 | 15% |
6.經費運用規劃 | 5% |
7.培訓課程之參與與學習心得分享 | 10% |
十一、入選後之執行方式
(一)提案計畫修正
經遴選為四個示範點的提案計畫,將由執行團隊協助依評選委員的意見進行提案計畫之修正,並藉此確認第二階段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之需求。
示範點計畫內容將包括:改善工項、經費、人員招募、所有權人協商、權利義務與同意機制、完工後後續維護管理、公共參與、公共服務及合作模式等。
(二)第二階段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之辦理
本計畫於徵選駐地研究員過程中,參與者普遍反映每個聚落面臨之課題有其差異性,希望培訓課程能夠確實因應所在部落之需求。
將與四個示範點提案團隊,討論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之辦理需求,媒合適宜之講師進入示範點所在聚落進行授課。預計每個示範點為8小時。
而此第二階段培訓課程之進行,將不限於原提案團隊之駐地研究員與部落窗口參與,其餘駐地研究員與部落窗口亦為授課對象。
(三)以參與式工作坊之辦理,逐步推動示範點之施作
本計畫工作團隊將與提案團隊,共同進行示範點施作之參與式工作坊。此示範點施作之參與式工作坊,不僅是駐地研究員培訓的「作中學」行動,同時也是一個與部落族人「空間共造。營運共創」的行動平台。
可以結合學校與部落工班的技術社群、潛在權利關係人的地方居民,以及公部門相關成員,於此行動平台上,從資源盤點之部落地圖繪製行動開始,讓空間書說出關於部落、文化、情感的那些故事,並討論示範點的公共服務內容及經管理模式;藉聰明手冊的導讀選擇適合該部落的設計元素,進而在以雇工購料進行施作的過程中也能藉此選用適地材料與工法。
示範點施作參與式工作坊之作業流程如下圖。
示範點施作之參與式工作坊操作流程
(四)示範點施作成果發表
獲選的示範點提案團隊,應配合「東海岸觀光資源重點景觀風貌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之全案成果發表會之辦理。成果發表會的形式將可能為:小旅行、交流會等多元形式。
十二、經費核撥方式
分三期撥付:
(一) 第一期:與107年2月28日前,依示範點提案計畫徵選會議意見修正完成示範點提案計畫後,撥付經費之20%。
(二)第二期:於107年6月10日前,各示範點除累計完成8小時的培訓課程外(於3月30日前辦理完成),並應以參與式工作坊之方式(次數不限)動員社區(群)共同完成示範點之營運與維護管理計畫以及示範點施作計畫後,撥付經費之30%。
(三)第三期:示範點施作完成並提送執行成果等相關事項,經東管處勘驗核定通過後,撥付經費之50%。
【提案計畫撰寫格式參考】
壹、計畫名稱
想一個符合提案主題的名稱。
貳、提案團隊
介紹一下自己是哪個部落/社區/單位。
參、提案計畫內容
(一)空間基本資料
應至少說明施作地點之:權屬單位、位置(地址或是地段地號)、面積、現況用途,並以照片輔助說明。
(二)計畫初步構想
提案計畫應說明以下內容:
1.聚落有哪些特色與資源?
2.聚落的重要景觀資源是什麼?
3.聚落內有哪些可以參與改造點施作的工匠或傳統技藝匠師?
4.聚落有哪些景觀課題或部落旅遊經營課題?
5.如何發揮特色、並改造課題?
6.預計提案的改造點之主題,以及改造方案是什麼?
7.提案團隊並需依培訓課程之授課內容,由部落藍圖出發,於地圖上標示潛力改造點與預計提案改造點。
(三)聚落小散步說明
如果要帶領夥伴們與評審團去提案基地與週邊看看,會怎麼介紹聚落、以及如何讓大家理解為何提出這樣的改造內容呢?請運用第一階段培訓成果分享的部落藍圖來說明。
(四)社區動員參與計畫
說明社區內有哪些人願意一起參與討論、參與實作的?如何參與討論與實作?
並說明哪些項目是一般居民可動手做、哪些項目是需要專業師傅才能完成?
(五)維護管理計畫
關於改造點之維護管理主體、預計使用內容、維護管理事項之說明,以及改造點完工後,將來會有誰來一起共同維護與管理?
改造點除應提供公眾或公共使用外,提案團隊應於改造後持續維護管理改造點達5年時間。
(六)改造經費需求概算
經費運用項目包括:雇工購料之工錢與材料費、營運籌備所需之軟體充實,以及社區動員參與討論之場地費、餐費、材料費與其他雜支費用。但運用於雇工購料之工錢與材料費之比例不得低於改造經費之70%。
若施作地點之產權為私有,則提案人應提出自籌金額(不得低於所需經費10%)以及使用同意書。
(七)預計操作期程規劃
提案團隊依聚落作息時序,整合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社區動員參與式工作坊、施作工期等面向,研擬示範點施作期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