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6年12月14日下午1點半至7點
地點: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都歷遊客中心星空劇場
主席: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洪處長東濤
發言1
公部門對部落串聯與合作的期待,是否會與部落的期待有落差?/磯崎部落 陳健瓏
發言2
下階段提案後會從7個部落當中遴選出4個試作點總共180萬執行經費,是否也造成上述資源(經費)分配的狀況?駐地研究員角色在目前及專案執行結束後到底代表什麽?/磯崎部落 陳健瓏
地點: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都歷遊客中心星空劇場
主席: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洪處長東濤
發言1
公部門對部落串聯與合作的期待,是否會與部落的期待有落差?/磯崎部落 陳健瓏
一、「東海岸部落觀光產業聯盟發展合作經濟的評估案」執行團隊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張育銓副教授
目前有6個單位執行不同系統的串連合作,若執行不恰當,會形成大家僅是在分配(分割)公部門的資源,計畫執行完畢就結束了、無法延續任何事情。而關鍵是,公部門的資源有沒有正確對應到部落發展產業的狀況與實際需求?產業指的是透過觀光產業在部落裡連結其他類別的產業;這種狀況下便產生一種迷思,即是否要做出差異性,而因為有異於其他部落的產業特色,所以會被納入某個觀光行程,每個部落利用差異產生互補。然而,這樣的迷思代表每個部落均只是觀光行程裡短暫的某個停留點,整個遊程中的各環節裡,到底是誰獲得利益較高的部分(主要是住宿與飲食)?如果大家均只專注在「我想獲得利益較高的部份」,而不去思考「部落傳統文化特色在哪裡?」會讓部落產生一種「這真是部落應該做的嘛?」的疑惑。
應該去思考如何讓部落成為觀光旅遊的「目的地」而非僅是「停留點」,如此才能對部落各個產業做整體性的規劃,不同層面的參與人員也能獲得產業共同提昇後應得的利益,也較能完整地做到部落的文化傳承,避免日後部落僅有單一面相產業的發展或僅連結到某些特定團體或個人。
過去的跨部落產業連結方式,過於強調利用各部落來串起一個行程,每個部落是被分配並發展某種接待項目(例如以住宿、風味餐等,去凸顯該部落的特色);這樣的方式較無助於部落文化傳承與產業提昇。
部落的產業發展不應該是被分配某種特定的接待項目而去發展與該接待項目相符的產業,而是回到部落的傳統文化特色裡找到部落主體性。
二、「東海岸觀光資源重點景觀風貌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執行團隊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郭倩如協理
在駐地研究員培訓過程發現,某些部落有已形成一群夥伴,每位夥伴都有不同專長,所以在部落做任何事情均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互動所產生的,以人跟人之間的互動/互信為基礎作為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溝通基礎,便能產生良性的連結。
在培訓課程中的選讀書單中有一本書:「社區設計」,山崎亮老師在操作的「社區設計」不如說是「社群設計」,均是在指「人的連結」才是社區設計的根本基礎。在本案下階段進入部落與部落夥伴一邊操作一邊相互學習才是重點,而「做中學」並非單一部落的事情,每個部落均可以來參與、互相認識。
三、洪東濤處長
每個部落的能量不同,發展的歷程便不盡相同,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能迷失原來的核心基礎,每個部落總是有合作的機會,但不是用分配的方式。
發言2
下階段提案後會從7個部落當中遴選出4個試作點總共180萬執行經費,是否也造成上述資源(經費)分配的狀況?駐地研究員角色在目前及專案執行結束後到底代表什麽?/磯崎部落 陳健瓏
一、洪東濤處長
目的在建立起駐地研究員的「制度」與「品牌」,因此可考慮頒給完成授課的學員結業證書。另外,為使駐地研究員的功能得以顯現,要將駐地研究員視為一同參與東管處各專案提案及研究的部落窗口,也希望駐地研究員貢獻所學傳承給其他部落夥伴,讓更多部落夥伴提昇能力、對部落付出與關懷。
重點不是180萬的經費如何去分配,重點是操作的過程,讓駐地研究員瞭解怎麼去提案?怎麼去看待問題?
二、「東海岸觀光資源重點景觀風貌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執行團隊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郭倩如協理
107年的培訓除試作點的參與式工作坊施作外,並將進行部落藍圖的討論,故可以視駐地研究員為操作部落藍圖啟動的種子。此外,試作點的提案與施作完成後將須由駐地研究員連結相關關鍵人士共同營運管理,故駐地研究員亦將成為部落經營的種子與核心成員。
發言3
今天聆聽的心得是,每個部落裡的協會若能相互合作,甚至與部落頭目共同合作一起推動部落的發展是比較有效益的。以東河部落為例,目前有兩個主要協會:東河社區發展協會、東河鄉瑪洛阿瀧文化發展協會,資源若能合作、共享、互補,在經濟、文化、相關產業等應可發揮不錯的綜效。另想請教,若部落想要在東河後山設置步道,是否允許?/東河社區發展協會高文俊理事長
一、洪東濤處長
關於東河後山設置步道乙案,土地為縣府所管,將協助轉知台東縣府。
二、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許芳嘉技正
東河屬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轄管,將協助轉知台東林管處。
發言4
目前東管處計畫有三個主要(駐地研究員、合作經濟、海陸域生態研究)? 為什麼? 對部落有什麼幫助?另外,其他公部門也有很多跟部落有關的計畫,這些計畫之間的連結為何?水璉部落/花蓮縣生態文化休閒創意產業永續發展協會陳繪惠總幹事
一、洪東濤處長
目前東管處執行中的三個案子與目的分別是:合作經濟案由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執行,主要在於與各部落討論以合作經濟模式推動觀光產業發展的可能性為何。海陸域生態調查則由特生中心與東華大學環教中心共同推動,是在進行物種生態調查以及相關培訓課程;而駐地研究員計畫則是由行遠團隊所執行,除建立景觀風貌的觀念外,也是在進行人的培養與互動。
以上三個專案均是希望在地深耕、慢慢執行,讓部落夥伴充分瞭解與相互學習;今天的分享會也是藉機會邀請各單位共同參與共同瞭解,讓其他單位也知道東管處正在執行的專案內容與進度。
發言5
比西里岸的名氣帶來好處也帶來壞處,大家常常講到部落需要什麼?卻常常忽略部落不需要什麼?例如停車場,,耳聞白守蓮海濱運動公園將被規劃為露營區,雖然其所有權是成功鎮公所,但我覺得應該跳脫「所有權」的概念,應該以「部落場域」來討論,畢竟海濱運動公園是位在部落裡,今天它需要被規劃的時候,是否也應該有機會讓部落發表意見,是否真的需要這個露營區?/比西里岸部落林筑涵
一、洪東濤處長
建議在與鎮公所溝通之前,部落可以提出已具共識的方案與鎮公所討論,比較容易聚焦。另外,部落參與意見的發表很重要,尤其部落裡場域的發展需要以部落的共識意見為原則。
發言6
林務局長期推廣里山的概念:人+環境(生產+生態+生活),請教林管處許技正,東管處如何在里山與部落的議題上與林務局更密切合作?/東管處周欣宜技士
一、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許芳嘉技正
林務局尊重社區自主,並長期陪伴部落的發展,從民國90年就開始作部落社區營造、陪伴,如果部落社區的計畫不屬林務局業務,例如老人照護、觀光發展等,林務局也會協助煤合相關單位,促成合作。
林務局這幾年受里山倡議影響,積極轉型,尤其是森林資源開發方面;里山倡議是為了達到生物多樣性的一種工具之一,是一種精神目標,在強調部落永續經營發展,所以林務局近年積極推廣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等發展,例如近年較成功的生態旅遊範例是屏東社頂部落,其生態旅遊成功的基礎便是豐富的生態調查,加上部落老人家參加培訓並加入生態解說行列、部落公積金的回饋機制,讓社頂部落成為林務局成功的生態旅遊範例。
花蓮林管處與東管處去年也合作米耙流藝術季,聯合行銷,因執行經費有限,僅在復興部落、港口部落做生態旅遊的推廣,沒有做點與點之間的串連,讓遊客在一個部落裡就可體驗一天半的遊程,在費用部分,車資及解說費由機關代收代付,其他如住宿、飲食等費用均是遊客在部落直接消費。
結語
一、台灣永續旅行協會陳盈潔理事長
永續旅行是一種國際準則也是一種工具,在里山議題之外就是討論觀光帶來給部落的衝擊,希望部落可以閱讀永續旅遊準則,好好的思考如何利用永續旅遊準則作為部落發展的目標,未來不論任何單位的資源、經費進入部落,均是在此目標架構下執行。
僅僅依靠觀光旅遊不可能支撐整個部落的經濟,因此,需要在永續旅遊的架構下,部落自主討論整體經濟的分配,而永續旅遊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讓部落的「產業」與「生活」朝向一個更好的方向前進。
二、「東海岸部
落觀光產業聯盟發展合作經濟的評估案」執行團隊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張育銓副教授就此次專案的訪談瞭解,部落夥伴不乏對自己部落的目標想像,比較乏力的部分其實是部落總是「缺乏執行計畫的行政人力」,尤其面對眾多公部門計畫案,且各單位計畫案缺少一個總體平台的狀況下,駐地研究員似乎可作為瞭解全盤計畫的平台窗口,做為聯繫、協調,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三、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歐祥權理事
早期社區營造的方向比較像是以「加法」做為改善環境的手法,近年的趨勢轉向以「減量」的作法,讓遊客體驗觀看大環境,因此在駐地研究員的課程中,我們將此概念轉換為「如何看見及閱讀大地景」,與駐地研究員相互學習對於大地景大環境的尊重。
另外,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IFL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年度設計獎項的其中之一,便是景觀設計項目需要充分反應社區居民的真實需求,因此可知,設計與社區住民的真實連結也是國際的一個趨勢。
期望東海岸各部落在任何公部門的資源挹注之下,都能在「設施減量、大地景優先」以及「反映部落真實需求」的大架構下操作執行。
四、「東海岸觀光資源重點景觀風貌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執行團隊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郭倩如協理
駐地研究員計畫的操作重點在於部落藍圖的描繪,特別是因應諸多公部門資源挹注,部落究竟應如何運用與整合?部落藍圖的描繪在建構各部落經營的中心思想,而駐地研究員則依此中心思想,於適當時機依部落自己的節奏爭取相關資源來投入部落的經營。
五、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許芳嘉技正
林務局對部落的各項計畫,今年整合為「社區林業計畫」,再搭配林務局的六級產業政策,期望在點線面各方向做部落的串連行銷。
六、洪東濤處長
駐地研究員的計畫是一種長時間的陪伴計畫,不能速成!並需要長時間觀察、引導、合作,今天提出想法的七個部落,東管處將會從各面向去協助各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