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安部落是今年新加入駐地4.0部落藍圖討論的夥伴,定期我們會與幾位部落重要關鍵人物(里長、理事長、牧師、部落主席)與潛力培養的年輕族人一同在活動中心相聚,從每一次的訪談中了解現有遊程內容及資源使用方式在發展觀光時所面臨的現況與挑戰。但說起部落藍圖究竟要做什麼?討論什麼?如何開啟討論?對於新加入的夥伴總是一個不太清楚的概念。
為理解部落藍圖對於整體觀光發展視野的重要性與目的,站在保有部落主體性並做為未來觀光發展素材目標下,一開始先以工作坊的形式來盤點部落內重要的公共設施、文化設施、傳統祭儀、生活採集點等元素,掌握可使用的資源樣態。而在資源盤點工作坊的討論除了定期參與的部落夥伴持續以分組指認、便利貼書寫來蒐集各自所知的部落資源以外,也邀請了部落長輩敘述記憶裡所見的部落及曾經在部落生活時所應用的傳統知識。
攤開可以看見部落核心聚落區與周邊溪流、山脈的航照圖,一邊跟著耆老們族語的闡述,一邊隨指尖與眼睛的遊走在紙本地圖,疊合不同時空背景與個人記憶所形塑出來的部落樣貌更加立體迷人。
討論的過程充滿樂趣且耐人尋味,由於長輩們在不同人生階段離鄉打拼,又在各自時間點返鄉生活,產生關於部落記憶認知差異,面對彼此觀點上的落差不免會有激烈的討論與說服,需要由更年長的耆老出面協調才能達成共識,這也展現傳統年齡階級在重要時刻的影響力。經歷盤點、確認、再盤點、再確認的討論循環,隨著自由加入的氛圍,逐漸熟悉地圖指認的溝通方式後,重安部落每次的藍圖討論都比前一次加入更多人,也開始有新面孔出現。
一次次的聚焦、重整部落需求後,除了現有的大石壁遊程路線外,也提出在既有遊程路線創造延伸體驗來增加遊客停留時間的構想,並正醞釀另外一個以身心靈放鬆為概念的遊程,同時也在圖資平台的課程中,應用平台工具評估閒置空地改造的可行性。
在多次需要動很多腦的討論後,動動身體的路線踏查也可以激發夥伴分享新的想法,我們一起走進山裡,看見傳說中會走路的樹,也在一片被雜草與竹林覆蓋的坡地親眼見到曾經用來蒸餾香茅的流籠;在深處山林的自然環境氛圍下,部落夥伴也分享了對於傳統植物(山胡椒、香茅、魚藤)復育的想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