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112/04/14(五)14:00~16:00
🏚️ 地點 : 東管處行政中心第一會議室
👨🏻💼 講師 : 張學孔│台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台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主任、東亞運輸學會首席副理事長
🎬 張學孔教授長期推動綠色交通與永續發展,曾榮獲「2021年聯合國世界自行車日桂冠獎」,同時也是世界銀行(WB)都市交通特約專家、聯合國環境計畫(UNEP)、印度都市發展部公共交通和智慧卡特約專家、美國能源基金會永續能源計畫國際專家、環保署低碳城市綠色交通諮詢委員。
A.台灣2050碳淨零挑戰與機會
l2050淨零排放目標,若無運輸部門積極參與碳中和行動,成功機會將非常渺茫。
a.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交通運輸佔18~22%、觀光旅遊則佔8~10%
b.台灣溫室氣體排放中,交通運輸佔12~15%
c.台東縣溫室氣體排放中,交通運輸佔33.07%(汽機車使用率:平日64% vs 假日93%)
●國際能源署(IEA)淨零路徑之七大策略:能源效率提升、民眾行為改變、擴大再生能源、電氣化、發展氫能、碳捕捉利用與封存、發展生質能。
a.發電過程中有15%可再利用,其他85%透過捕捉後液化打到地下3000公尺深,可儲存起來將來看如何利用。
b.風濾電生產產品,可免除碳關稅
●案例:德鐵全國在2037年所有的動力需要用再生能源,業務包括共享單車等。目前已有兩條鐵路使用太陽能發電,並給予憑證。
●台灣2050淨零路徑規劃、五年一期之運輸階段性策略:
a.2025年:市區電動公車普及率達35%
b.2030年: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電動車市售比達30%、電動機車市售比達35%
c.2035年:電動車市售比達60%、電動機車市售比達70%
d.2040年:電動車及電動機車之市售比達100%
e.2045-2050年:負碳技術進入普及階段
●承上,台灣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統計顯示,公路系統排放量佔比最高(佔整體運輸業96.76%),且淨零政策中尚無貨車電動化相關指標。->貨卡車盤點作業?
●東海岸綠色旅遊核心價值-食宿遊購行每一項都需符合綠色低碳:
a.食:慢食 / 宿:慢活 / 購:導購 / 遊:慢遊行 / 以綠色交通帶動生態旅遊慢活經濟
b.旅宿的碳排數據顯示,民宿佔比最低(民宿6.32kg<一般12.47kg<國際20.15kg)—網路有Eco-tourisum碳排計算公式
B.綠色運輸相關政策與趨勢
●因應2050碳淨零目標運輸部門需要改變:運具電氣化、人本綠運輸、私人汽機車管理等推動策略
a.運具電氣化:
(a1)提高電動車市占率:市區公車2030全面電動化,小客車/機車2040全面電動化
(a2)創造國內市場需求:電動公務車、電動計程車、補助購車
(a3)製造在地化:補助加速國產電動車產品開發與生產
(a4)完備使用環境:完善住宅與公共停車空間充電設備
(a5)強化車輛碳排管理:提升新車能效標準,逐步加嚴車輛碳排標準
b.人本綠運輸:
(b1)推廣公共運輸:因地制宜強化公共運輸服務便利性
(b1)完備步行環境:改善人行步行環境
(b3)完備自行車環境:自行車友善行駛空間、共享自行車站點、通勤自行車道系統
c.私人汽機車管理:
(c1)管理私人運具使用:低碳交通區、停車管理、油價回歸市場機制
(c2)推廣共享汽機車:提高共享運具使用範圍及密度、搭配公共運輸轉乘優惠
d.輔助策略:強化都市規劃(公共運輸導向之土地使用)、及綠色運輸生活(減少非必要運輸需求、視訊會議、遠距教學等)
●預計2027年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有更多管制措施要求企業擴大使用綠色運輸:企業交通運輸溫室氣體管理
a.載具擁有者或交通運輸服務提供者:須繳「碳費」
(a1)公司所擁有或控制源的移動載具燃燒的直接排放
(a2)以外購電力使用於電動車輛,屬於範疇二外購能源所產生的間接排放
b.交通運輸服務使用者:提出永續發展藍圖、供應鏈要求、碳邊境管理措施
(b1)上游運輸和配送
(b2)營業廢棄物產出
(b3)商務旅行
(b4)員工通勤/差旅
(b5)下游運輸和配送
c.服務使用者驅動服務提供者轉型綠色交通服務
●友善自行車環境營造及積極推動自行車旅遊為淨零重大交通政策之一
a.友善網站平台:觀光局已有自行車旅遊網,與其他網站對比後發現,建議可提升至可買保險、訂旅宿等一站式的服務。
b.遊程規劃(含鐵路+鐵馬):需針對各種需求,如一天/半天、等進行規劃
*歐洲自行車旅遊產值為310億歐元/一年(郵輪旅遊產值為260億歐元/一年)
c.基礎設施與服務:全台有超過7000公里的自行車路網,惟自行車道的維護管理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d.花東自行車道資源:市區路網、專業路線(玉長公路台30線、知本池上台9線、知本長濱11線、197縣道等)、美麗海岸(花東海岸、東河泰源、八嗡嗡、忠勇社區、成功三仙台、成功環鎮等)——資源來源:台東鐵馬輕旅行
e.成功三仙台「成功小鎮漫遊」自行車旅遊五感遊程建議——資源來源:林惠忠「五感騎車旅行台灣111天」
(e1)起點就近大眾運輸:都蘭客運車站;終點就近大眾運輸:三仙台客運車站
(e2)總距離:44.83k、總爬昇346m、總下降375m、騎乘難易度2/5星
(e3)詳細路線:都蘭派出所->金樽休憩區->台11->金樽產業道路->金樽漁港->金樽陸連島->金樽沙灘->東河舊市區道路->李光輝故居->舊街東河包子->舊東河橋->馬武窟溪出海口->台23富東公路->小馬隧道/泰源隧道->台11->阿美族民俗中心->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都歷遊客中心->舊台11八嗡嗡自行車道->八嗡嗡海灘->麻荖漏事件阿美族英勇抗日紀念碑/新港神社->公民路小徑->成功氣象站/麻亞岸古戰場->防空警報台遺址/成功分局->成功漁港-新港燈塔廟->中山東路->新港支廳長故居/眺港二手書店->基翬路-白蓮路->三仙台的浪民宿
●綠色旅遊:公共運輸整合服務
a.近年推動結合觀光之綠色旅運,如鳴日號、藍皮解憂號、台鐵環島之星等
b.花東多元整合旅運服務平台: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 + TaaS (Tourism as a Service)
(b1)旅客:一鍵規劃行程及訂購票卷->運具無縫轉乘->前往前往各旅遊景點、飯店
(b2)居民:預約->共享計程車/校車/長照交通車等->前往學校、關懷據點、醫院、市中心(結合地方創生,Maas價值提升為MaSS (Mobility as a Social Service))
●推動新能源汽機車服務(New Energy Vehicles & Services)
a.車輛、充電基礎設施、網路與服務(含維護量能)
b.電動車購買意願降低:太貴、怕充電設備不足->旅遊區域系統配置充電樁,並共享服務)
c.結合業者一起響應推廣、在地微電網提供在地業者(wemo、goshare等)
d.低碳旅遊區:東海岸低碳旅遊示範計畫推動
●推動淨零同時亦需協助公正轉型:電動化政策裡,獲益者與損失者之間的調和策略等(如全台15萬維修業者將面臨失業)
●結合企業ESG/SDGs採用綠色交通服務
●建立綠色旅運憑證與企業永續價值連結機制
●綠運輸與循環經濟:如綠色點數回饋,可購買綠色商品、付費等,形成綠色循環經濟。反之,非綠運輸之使用者則需支付如生態稅。
C.QA:
Q1: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如何改變旅遊模式達到減碳?
A1:分為運具本身與旅遊方式兩個層次。使用更低碳的運具,在短期內不容易去改變旅遊形態。反而是引導不同載具的電動化、鼓勵定點且更長時間的旅遊等。
Q2:從自行車旅遊觀點來看,提供東海岸自行車道騎程體檢的看法?
A2:(1)創造更多景點,遊程串連。 (2)運具的基礎服務品質提升,如充電站、補給站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