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 : 都歷遊客中心藝文教室
🏚️ 地點 : 貓公部落聚會所
- 談永續不能忽略原住民的價值系統。
- 如何把部落的價值系統放進地方創生、部落觀光與地方振興去做思考:
1. 現行台灣有很多SOP,去做藝術季、地方創生、觀光發展、多元就業方案,但就是缺乏了「地方」,該SOP要求學會資本主義邏輯才能操作此SOP。
2. 地方創生沒有地方,應該要以地方性為準神(為核心),再生產文化空間
3. 大多數的地方創生和藝術祭都是從資本主意的思考邏輯去執行。但在地方的真實是,經濟規模不足(奇美是以團隊來面對資金不是那麼充足的問題),來了又走的流動人口,為計畫而計畫,計畫結束部落振興就結束,甚至造成部落分裂。
- 因此如能以部落價值系統進行思考,其可帶來工作的機會,接待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創造互動,同時保護所在環境,傳承文化,回饋部落。
二、部落的價值系統
- 面對上述問題,應回歸到原住民的秘密武器,也就是部落的價值系統,任何社會的經濟系統,都會制度性的連結於一個更廣泛的哲學和價值系統。
1. 原住民的秘密武器是價值系統,而非資本主義的模式。
2. 「Mipaliw」換工是部落重要的價值系統之一,現在的農業是變種後的換工模式,而目前的農業已經不是自給自主型態,而是經濟農業結合傳統換工,在都市則是板模換工。
3. 以奇美部落為例,義務勞動運用在文化泛舟上、部落水圳巡守,至今仍在運作中。換工系統也是,除了農業之外,也運用在工地板模工班中。
- 重新檢視與思考阿美族經濟制度與邏輯為何?
阿美族的土地法則:就阿美族的土地法則而言,是多層次土地集體權:
1. 以「Loma’」家族為單位的:住宅、水田、旱田(只要住在屋簷下的人都有對家族財產的權利,阿美族為母系社會,因此以女家長為管理者)。
2. 以年齡階級為單位的:公田(年齡階級集體開墾該階級的公田)。
3. 以部落為單位的:狩獵地、溪流、水源地、放牧地、近山、遠山、森林、禁忌。
4. 阿美族土地邊界封閉的原因是因為殖民因素,日本人為了要收稅而造成改變。日本人對台灣東部阿美族與卑南族的統治方式與其他部落族群不同,共有兩個系統,而成為現在所看見的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當時因為土地研究得知東台灣有大片土地可以使用便決定要在東台灣建立日本移民村。藉由土地調查而強制分割、私有化、可以買賣,而破壞了阿美族的土地法則,搭配的手段包括:教育制度、法律制度,而國民政府來台後繼續沿用。
- 納稅制度與被殖民脈絡
從基礎上來看原住民和漢人便是不一樣,漢人經過中國幾千年來的制度洗禮,因此非常熟悉市場經濟,但原住民對資本主義的邏輯不如漢人熟練,是從日本統治才開始。從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期原住民被漢人嚴重剝削,從借兩包花生繳稅到騙走一塊地開始,一方面的殖民來自國家壓迫,強迫制度改變,強迫資本主義化,一方面則是被漢人剝削。
- 透過土地登記轉為強制私有制
當時日本時代因被國家強迫納稅,沒收槍枝,藉由土地調查進行,登記強迫土地分割與強制私有化。原先部落的土地非常大片為部落共管,卻因此皆被充公。當時因為劃分部分私有地,而有每一家族的土地,多少人數有多少的土地,因而成為今天所看見的原住民保留地。國民政府來台後,接收當時日本侵占的土地並沿用資本主義的法律,直到今天也未將土地歸還給原住民。
三、阿美族的勞動法則
- 能調配勞動力的能耐、能促進交換文化的能耐是財富,而部落的女家長、年齡階級級長、意見領袖等,被要求要有這樣的能耐。所以在母系社會,喜歡生女孩,不喜歡生男孩,因為女家長攸關家族的興榮。
- 「玩樂作為方法」運用於嚴格階序體系與生存體系之中。阿美族很厲害的是,信手拈來,一句很傳神的話語,而這是因為環境、因為文化而從小就養成的能力。
- 所以要帶動年齡階級,要有領導統御的能力,由級長、兩個副級長,老三專罵人、老二講大道理、老大最後出面收攏人心,帶人要能夠帶心、而非高壓,而如何「帶心」,就是「玩樂作為方法」,透過制度性、儀式性的方式在訓練的過程中得以放鬆。倫理必須在生活中實現的。
- 制度性的限制「領導者」和「擁有財富者」的權力,搭配年齡階級的升級制度,讓領導者不是固定在特定一群人身上並藉由會所制度,去裁判各家族、個人所犯的錯誤;由沒有財富的男性擔任會所制度的成員。
- 捕魚祭是符合一般高壓辛苦的印象,不過藉由高壓完透過制度性與儀式性的運用娛樂的放鬆方法,這是屬於文化性的運動。
- 每個階級都會輪流到領導的階級,同樣的也不會永遠掌握大權。透過制度性的限制權力,女家長雖然權力很大,但阿美族有一個獨特的會所制度,以男生為主,具有去裁示各家族或個人犯錯的權力,也因為沒有擁有財產,因此在部落裡認為是公正的角色。
四、阿美族榮譽法則與隱藏的貨幣
- 在阿美族的價值系統中,能者要多做、但不會多得,每個人的權利都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是女家族長而有所不同,這背後根源於阿美族的榮譽法則。
- 以新屋落成為例,過去是由女家長以苧麻的繩子打結作為結繩記事,紀錄家族間的交換情形(如米、肉、酒等),而由此可窺見各家族在部落內的社會關係、也是家族榮譽值驗收之際。在交換文化裡存在著量的觀念,評估每次的交換是否符合。結合榮譽法則在當代奇美部落的價值裡,像是婚喪喜慶會有各家族間的交換和年齡階級彼此幫忙,從中可探尋家族與部落連結狀態。
- 「吃豬肉」則是年齡階級的年度總檢討,也就是榮譽值驗收的方式。肉是由上一階級進行分享,而第11階的監察官階級,會當面說該年齡階在該年度的表現情形,亦即透過儀式、透過制度,讓部落的價值能夠穩固與被持續的實踐。
- 透過追求隱藏的貨幣生產者和其行為被整合到體系中隱藏的貨幣所代表的體系價值也同時得以實現。因此即便阿美族是隱藏的貨幣,仍然可以與資本主義實質的貨幣進行交換。
- 每個價值系統都有其被應對的價值觀。以地球的經緯線作為比喻,地球上的人會因著各自所處的宏觀的秩序進行依循,而這些運作會因著權利運作與價值貨幣的交換而有所變化。
- 阿美族的價值系統如何與資本主義系統結合呢?部落漢化很深,那就真的沒有自己的部落的價值系統了嗎?
1. 因為被強制改變財產制度、強制私有化的後果,使得阿美組的母系系統受到衝擊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公領域想像,故而造成阿美族婦女不能參與公共事務的錯誤認知;女性氏家族之間掌握公共事務協商的人,而男性因為沒有財產權,所以才能參與會所制裁制度的運作、能公正協調家族間利害關係。當代阿美族女性在家庭裡的權威依然很大。
2. 母系社會的消滅不只攸關女性權利,更是去殖民的實踐
3. 對奇美部落而言,有多人分別擔任對內轉譯、對外轉譯的任務,而又以對內轉譯者角色更為重要且關鍵,必進行奇美部落的文化復振、團結經濟的運作顛覆階級、菁英的劃分,而是透過智力勞動與階級分工方式,進行社會創造的過程。但觀察,在很多部落,有能者過勞的現象。
- 文化可持續性的真正議題,不在傳統的保存,而是在創造傳統可以保持流動、鑄造和活潑的運作空間,所以如何讓部落的價值系統運用在部落觀光的經營所有原住民部落都一起來做,下一步形成堅強的策略聯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