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詳情:
📘 台東場:111/09/12(一)14:00 @東管處都歷遊客中心藝文教室
📘 花蓮場:111/09/13(二)14:00 @貓公部落文健站
一、駐地研究員分群培訓目標
1.106-107、109-110年培訓之部落駐地研究員夥伴:持續深化部落觀光發展的問題意識與回應議題的實踐能力,同時也期待在部落內成為經營討論的觸媒、擴大與部落內部的連結。
2.東管處部落窗口:在部落永續觀光的發展過程中,持續搭建東管處與部落間良好且順暢的對話平台,把部落的真實需求帶進東管處、把東管處的協力能量傳達給部落,並深化永續旅行相關準則之瞭解與業務內容上的應用。
3.新進的駐地研究員夥伴:建構部落永續觀光基本觀念,以及關於夥伴社群重要性的認知。
3.新進的駐地研究員夥伴:建構部落永續觀光基本觀念,以及關於夥伴社群重要性的認知。
二、前期累積成果
三、駐地研究員招募說明會辦理內容
1.駐地研究員培訓之目的:
歸納圖資平台、法規、田野調查等課程所建構的知識體系,融合參與式規劃行動的方式,從過程中「建立部落永續觀光的實踐方法」、「認知部落地圖並描繪真實的部落藍圖」、「透過示範點的操作過程凝聚部落共識」。
2.前兩年度參與式設計及示範點成果:
以前期示範點執行過程與成果作為範例,或邀請前期學長姐鼓勵前期夥伴秉持熱忱繼續參與、引導新進夥伴加入實踐。
3.符合駐地研究員夥伴需求的培訓課程規劃:
歸納說明會前各夥伴之意見,在說明會時提出符合夥伴實質需求的培訓課程規劃,以及課程與各項工作的關連進程。
2.前兩年度參與式設計及示範點成果:
以前期示範點執行過程與成果作為範例,或邀請前期學長姐鼓勵前期夥伴秉持熱忱繼續參與、引導新進夥伴加入實踐。
3.符合駐地研究員夥伴需求的培訓課程規劃:
歸納說明會前各夥伴之意見,在說明會時提出符合夥伴實質需求的培訓課程規劃,以及課程與各項工作的關連進程。
四、符合地方需求的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規劃
1.本計畫課程設計以「永續觀光(旅行)」為核心價值,綜整世界觀光組織「全球觀光旅遊倫理法則」及國家地理雜誌對永續旅遊之定義「透過某種層次的觀光活動,讓旅遊所在地的社會文化、地方經濟及自然環境產生平衡獲利,進而讓當地的旅遊環境及事業得以長久維繫。」其所涉要義即是強調以當地社區為主題之友善環境區域經營行動。本計畫駐地研究員之培力課程設計,並非無根的置入外來知識學理,仍將延續前期計畫「認識在地、尊重在地、傳承在地、榮耀在地的地方知識運用」。
2.培訓課程架構:

3.培訓課程地圖:

4.培訓課程操作時程規劃:
五、部落藍圖參與式工作坊規劃
1.本計畫部落藍圖參與式規劃工作坊的操作,在於期待參與者或參與團隊可共商永續觀光所涉公共事務議題,並釐清自我的經營能量與行動機制,實際連結並實質回饋至地方或部落,以回應部落共享文化慣習,並延續前期永續旅行準則工作坊的階段成果,逐步深化部落資源盤點、轉化永續元素為實踐行動與項目。過程中,也期待東管處的部落窗口同仁將鄰近區域東管處所管的公有地相關據點計畫納入部落藍圖討論之中。
2.示範點遴選及參與式設計操作架構:
2.示範點遴選及參與式設計操作架構:

六、過程照片記錄
1.臺東場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