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109/08/27(四)14:00~17:00
🏚️ 地點 : 貓公部落文健站
👨🏻💼 講師 : 陳盈潔/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秘書長
📝課程筆記 :
🔎課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2gu4k0bf7lQ
「永續」就是:設定目標,針對問題進行觀察、紀錄累積數據,進而提出改善策略。
(1)永續旅行概論
「永續」是近二三十年來,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威脅(例如:北極熊的棲地逐漸被滅失了、飢荒的問題等),而發展出來的概念;是聯合國將人類的傳統智慧重新整理後而提出以15年為一個週期提出的目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2015-2030年間,聯合國設定了17個全球永續目標(講義p.8);這17個目標看似跟旅遊沒有關係,但旅遊會影響很多面向、跟很多面向都有關聯,例如:海洋生態、就業與經濟成長、責任消費與生產等,因為遊客過量(overtourism)對居民生活的衝擊;所以後來有些旅遊地開始思考做總量管制,總量管制並不代表收入會變少,而是可以提升旅遊品質、生活品質,但100個遊客產生的收入跟10個遊客產生的收入是一樣的。
原住民部落傳統的文化與生活,本來就有永續發展的概念與價值在其中;只是在發展過程中,慢慢被遺忘。
永續旅遊不是某種遊程(生態旅遊就是一種遊程型態),是一個目標、一個態度,讓旅遊在社區(部落)能夠永續的發展,是一種責任旅遊,包括:善待當地人、深入一些當地的生活文化、可以得到一些正面的旅遊經驗的同時而當地也能夠獲利,這就是一種雙贏的責任旅遊。
以平溪天燈為例,該不該放天燈!?動保人士可能就會表示不應該,但若就永續觀點,就不會這麼快下結論,除了環保觀點之外,應該要再就對在地經濟發展的幫助、傳承在地文化等面向,討論思考可能對策,例如:用環保材質製作天燈、發展天燈回收機制等。
(2)全球行動重點
因為旅行所涉及的產業類別太多,如:郵輪、飯店、餐廳、導覽…等,為建立業者對於「永續」的共識,故聯合國於2007年成立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並在2008年集合50多個全球旅遊組織共同研擬出第一套永續旅遊準則,並陸續產出旅遊目的地準則(如:貓公部落即為一個旅遊目的地)與產業準則。
這些準則,可以進一步依地方特性而調整。
永續發展含括4個面向,包括社區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態環三者的平衡,並藉由永續經營管理系統,來隨時監測、檢視與管理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各面向的是否持續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也就是:有效的永續經營管理、當地社區社會與經濟利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將文化遺產效益發揮到最大並將負面影響降到最小、環境效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
全球永續旅遊的市場,有一套旅遊供應鏈永續化的過程,是大企業,或具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優先行動,來產生影響,促成供應鏈的改變(講義p.222)。
全球陸續有推動永續旅遊的網站,例如:bookong、Tripadviser、agoda,以及新近成立的GTG好旅行指南平台(https://www.goodtravel.guide/)等,都是讓實踐永續旅行準則的業者、綠色旅遊目的地內的業者,可以藉由這些旅遊網站來進行國際行銷。目前台灣有一些社區已經加入到這樣的行動中,例如:澎湖南寮社區等。
(3)社區行動重點
Q:從永續旅遊準則的四大面向(永續管理、社區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選出認為自己的社區(部落)目前因為觀光、遊客帶來甚麼樣的”好處”或”優點?(便利貼黃色) 觀光、遊客產生甚麼樣”令人不舒服”的現象或事件? (便利貼紅色(對部落的提問)
永續管理 | 生態環境 | ||
因為觀光、遊客帶來的好處或優點 | 因為觀光、遊客產生的「另人不舒服」的現象或事件 | 因為觀光、遊客帶來的好處或優點 | 因為觀光、遊客產生的「另人不舒服」的現象或事件 |
NA | 回家好難 車輛太多、上下班常塞車;不守規矩,危險駕駛 停車場嚴重不足 | 為了吸引觀光客而進行環境美化 | 生活品質降低 噪音與垃圾增加 (海洋)生態被破壞 人群太壅擠 稻田被遊客破壞 汽車路邊臨停、占用道路 垃圾造成海洋汙染 |
社會文化 | 社區經濟 | ||
因為觀光、遊客帶來的好處或優點 | 因為觀光、遊客產生的「另人不舒服」的現象或事件 | 因為觀光、遊客帶來的好處或優點 | 因為觀光、遊客產生的「另人不舒服」的現象或事件 |
傳統工藝可以因此被推廣 活絡部落文化 讓社區更亮眼 | NA | 在地生活品質可以提升 消費選項變多 雜貨店跟貨櫃屋的銷售金額增加 簡到好久不見的朋友來玩 業者收入增加 較少聽到「沒遊客」的抱怨 增加部落能見度, 增加在地消費,促進一點收入 增加就業機會 | 觀光收入不等於回饋部落 投資者與部落無互動 |
(4)在地社區永續實踐步驟試操作:
●步驟1:大家是否在同一條船上?
A.寫下您對自己社區(部落)的永續旅遊想像?
貓公:河邊公園再現阿美族早期生活模式的場所,如:童年遊戲方式、放牧、菜園、編織、傳統工藝等之真實傳統生活再現。
隆昌:創造「想要再來」的人事物地。
東管處志工:以大峰峰為例,珍貴的遺產調查盤點。
新社:要建立在族人對部落的認知是什麼。
東管處:讓人一直想要來的環境、文化活動、生活。生物間的平衡與世代間的平等,以及其模式。
B.假設要在自己社區(部落),發起一個永續行動,你最優先想要做甚麼?
貓公:與自然共生的族群,實踐愛護地球的觀念,好好認識自然生態,了解阿美族植物的生活應應用知識、和生活的關聯性
隆昌: 經營人與人的關係、各種族群的關係。
新社:想要先藉由口述歷史等建立認知。
東管處:以部落故事為切入。跟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人購買東西,以優先建立地方內需經濟體系。
●步驟2:重要資源盤點,衝擊與影響基礎評估,及因應策略
重要資源盤點 | 衝擊與影響評估 | 因應策略 |
自然保護區域:石雨傘 | 增加部落的能見度、創造延伸遊憩行為(正面效益) 旺季因過度採集影響生態,一放垃圾桶反倒造成垃圾更加聚集;淡季,生態可以獲得喘息、但要學習如何復育; 石雨傘可以做夜間浮潛,因為夜間出沒生物多,但尚未有安全措施 | 可以思考生態復育、生態解說導覽 |
特殊野生動植物種類:鳥類、長鬃山羊、牛樟 | 復育野生動植物,形成生物多樣性,但恐又利誘違法盜採盜獵 | 成立部落巡守隊、開設狩獵文化復振課程,結合公部門資源來監控生態 |
特殊地景與風貌:海梯田 | 造成環境破壞、遊客失序的行為、在農地亂尿尿、在向海田亂丟垃圾 | 規劃巡守隊、巡守區域 |
特殊地景與風貌:大峰峰的火山噴口,東海岸唯一 | 沒有好好規劃,就可能會被人為破壞 | 應好好規劃管理方式後來開放 |
環境風險:殺蟲劑、殺草劑的使用 | | 可以用廚餘、植物等運用; 做好水管理可以減少蚊蟲; 恢復用種植、採集等傳統智慧來減少對化學殺蟲劑、殺草劑的依賴 |
燈光 | 遊客反映沒有燈、安全疑慮;但設了路燈之後又太亮,影響生態或觀星 | 改用不影響生態的燈具、改加路蘭名稱為「加路蘭觀星草坪」,先建立遊客的認知 |
汙水處理 | 生活廢水直間放流海裡 | 設化糞池 如果土地較大、用生態池; 用可以生態分解的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 |
有形文化資產 | 為了觀光而投入經費保存 | |
無形文化資產 | 破壞、消費原住民文化,侵犯原住民族智慧財產權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