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崎部落的提案計畫係希望在山海劇場計畫啟動前,能夠延續過去三年在地知識建構、旅遊產品開發的階段經營成果,持續整合部落既有人力發展經營部落旅遊產業體系,並持續開展環境智慧運用於旅遊產品的各種可能性,將涵蓋旅遊行程、部落餐飲、文創商品、故事廊道導覽等層面。
以已經營2年的「磯崎生命故事館」為據點,進一步整合鄰近的閒置民宅、磯崎國小閒置校舍,推動「磯崎共好平台」的在地知識「發掘、記錄、實踐、生活智慧、經營體驗設計」發展,並延續部落換工傳統,由部落媽媽、部落爸爸們依個人專長參與部落旅遊的經營、各自收費與自主回饋。
為推動磯崎共好平台的第一階段發展,磯崎部落提案計畫施作項目包括:
1.磯崎在地生活知識展示館房屋修繕與營運設備充實。
2.在地可食地景花園(野菜花園)施作。
3.串聯磯崎國小、日治時期駐在所、在地知識展示館、在地可食地景花園、生命故事館的部落歷史故事解說廊道施作。
4.鳳林越嶺古道探勘,記錄部落集體生命記憶、以及路徑上的在地知識。
磯崎部落的工作坊主要有「可食地景花園」、「鳳林越嶺古道探勘」兩部分。
三月份操作了「可食地景花園」工作坊。
預計四月中操作「鳳林越嶺古道探勘」工作坊。
--------------------------------------------------------------------------------------------------------------------------
【可食地景花園工作坊】
時間:107年3月12日~107年3月23日,共計約二週。
【第一週】107-03-12(一)~107-03-18(日)
主要的工作項目係由Hatila磯崎生命故事館主人陳科睿、部落爸爸們、雇用的部落土木工班進行場地的初步整地,將原有雜亂閒置土地上的枯枝、垃圾、礫石清整乾淨,並鬆掘壤土。在整地期間,利用3月16日(五)下午舉辦一場可食地景花園施作前的討論及說明會,對象是磯崎部落媽媽、其他部落駐地研究員夥伴、東管處部落窗口等,科睿期望在可食地景花園施作開始前,讓部落媽媽們與預計前來協助的夥伴們有相互了解交流的機會,並將討論結果做為隔週野菜採集種植的參考。
初步瞭解部落媽媽們想要採集種植的本季野菜大致為:刺蔥、蘆葦、牧草、車輪苦瓜、山苦瓜、月桃、林投、藤心(黃藤)、南瓜、絲瓜等,實際採集種類則需視採集當日狀況調整。

-----------------------------------------------------------------------------------------------------------------------
【第二週】107-03-19(一)~107-03-23(五)
主要的工作項目為:可食野菜採集與種植、花園景觀設施材料採集與施作。
主要參與成員有:Hatila磯崎生命故事館主人陳科睿、磯崎部落媽媽們共三位(也是可食地景花園實際執行者)、東管處周欣宜技士、都蘭青年布告.阿里、都蘭青年NANA、比西里岸夏金蘭、比西里岸顏秀容、行遠團隊郭倩如、方思文、歐祥權等。以接力的方式協助陳科睿及部落媽媽完成可食地景花園的施作。
(1)3月19日(一):整地後礫石及垃圾清除、採集前置作業。
(2)3月20日(二):野菜採集與花園主題呈現。
工作坊的第一天係由欣宜、布告、NANA協助科睿及部落媽媽們上山採菜、鏟土、取石頭,並在花園邊做邊討論合適的花園配置,最終以飛魚與海浪為主題進行配置:「以竹片矮籬做為材料,勾勒出步道與海浪的線條,層層的海浪意象則種植不同種類的野菜;以碎石鋪畫出飛魚形狀,種植在飛魚圖案上的為與阿美族食用飛魚相關的野菜。





(3)3月21日(三):材料運用與構圖。
過程中均以敲、編、繞、捆、堆等方式將看似廢棄的材料逐漸勾勒出步道的邊緣、海浪造型、車輪苦瓜的家等分區。花園的初步雛形已可明顯看見。收工前發現石頭數量不足,隔日需再採集足量石頭。
(4)3月22日(四):野菜種植與花園地景修飾。
工作坊的第三天係由行遠團隊倩如、思文、祥權等人協助科睿與部落媽媽們的工作。依照部落媽媽的想法逐步將採集的野菜種植在前一日已清楚分隔的區域,讓可食地景花園逐步成形;傍晚並載運部落媽媽們剝棄的箭筍皮到花園備用,箭筍皮鋪放在土壤表面,待其腐爛後可作為優質的養分。
●採集足量石頭:勾勒出條狀菜圃的分隔線;部落媽媽也將廢魚網鋪蓋具「原」味的菜棚(供野菜攀爬),並以廢木料及廢魚網搭建的菜棚。
●趣味輪區:以廢輪胎、廢牛車鐵件圍塑成種植車輪苦瓜、蕗蕎等野菜的區域。
●飛魚區:以碎石鋪排出魚鱗意象,並在圖樣魚身及魚鰭處種植野菜。
●最終完成種植的野菜有:刺蔥、黃藤、生薑、山蘇、過貓、鴨掌海棠、野生檸檬、野生蘭花、紅色九層塔、白色九層塔、剝皮辣椒、車輪苦瓜、蕗蕎等。
(5)3月23日(五):簡易維護及鋪設剝棄劍筍皮。
由部落媽媽們細心的調整花園裡未完善的小細節,並依自然農法的做法,將前日搬運來的箭筍皮平均鋪放在種植區的土壤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