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六年駐地案改造與願景藍圖討論的都蘭部落,經過逐年的盤點、討論、聚焦於部落發展、推動人力與釐清部落狀態後,一步一步踏實地的將願景實踐成行動。
從青年族人回鄉經營部落事業、傳承海的文化與知識應用,並開始思考部落遊程的經營如何成為事業體,運用部落的自然資源與獨有文化內涵建立永續的部落經濟產業。
而今年都蘭部落除了在駐地案改造裡改良修繕茅草屋的工法外,也加入了探討天文主題的都蘭星空,透過實地走訪部落觀星地點與田調訪談傳統部落天文知識,並帶領部落小朋友進行星空導覽。同時也積極與各國家的南島語族進行交流,希望無論是天上或是地上的傳統文化知識都能橫跨不同年齡階傳承,編織出屬於都蘭部落的緊密網絡。
而為了在推動部落觀光產業的路上,硬體或軟體面向都能夠達成永續旅遊的目標,今年也與部落夥伴們針對部落觀光發展的路徑討論辦理工作坊。一開始先是透過部落夥伴拋出日常中在水上活動或陸上活動中常關注的「生態環境」、「遊客管理」、「文化環境」、「在地社會與經濟」四大面向所觀察到的現象或是事件描述。
接著進行分類與討論找出因果關係及連結彼此之間的良性與惡性循環,最終理出「文化傳承」、「遊客行為管理」及「開發規劃與民眾參與」等議題,像是傳統工藝人才短缺、漁業垃圾隨意丟棄、熱門景點交通混亂等狀況,並藉由各項因素的共通點推論出核心癥結點,提出解決方案與下一步的永續行動。
舉例來說:從Faki、Ina的離開導致田野解說的資訊無從考證、傳統工藝人才短缺使得部落觀光無法內化成為田調成果等現象,推論出的結論是「因應時代變遷生活型態改變進而阻礙了海洋文化傳承」,而現階段具體實踐的行動則是「維持都蘭國的品牌與維持部落年齡階級制度正常運作」,使生活經驗與文化知識能藉由年齡組織的約束與持續的紀錄繼續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部落的組織運作、文化復振與經濟產業之前的平衡向來都不是容易的,如何持續創造支持年輕夥伴的生活環境,同時抓緊與每位部落長輩相處請教的光陰,是每個部落需要面對的課題,正因此每一位願意將四散的事物與資訊慢慢拾起拼湊,持續攜手前進的夥伴都是讓人敬佩的,也希望這樣的力量可以繼續與整個部落一起走下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