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0的文章

部落經營基礎課程1 - 永續旅行概論

📆   時間 :   109/08/27(四)1 4:00~17:0 0 🏚️ 地點 :  貓公部落文健站 👨🏻‍💼 講師 :   陳盈潔 /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秘書長 📝 課程筆記 : 🔎課程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2gu4k0bf7lQ 「永續」就是:設定目標,針對問題進行觀察、紀錄累積數據,進而提出改善策略。 ( 1 )永續旅行概論 「永續」是近二三十年來,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威脅(例如:北極熊的棲地逐漸被滅失了、飢荒的問題等),而發展出來的概念;是聯合國將人類的傳統智慧重新整理後而提出以 15 年為一個週期提出的目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 2015-2030 年間,聯合國設定了 17 個全球永續目標(講義 p.8 );這 17 個目標看似跟旅遊沒有關係,但旅遊會影響很多面向、跟很多面向都有關聯,例如:海洋生態、就業與經濟成長、責任消費與生產等,因為遊客過量( overtourism )對居民生活的衝擊;所以後來有些旅遊地開始思考做總量管制,總量管制並不代表收入會變少,而是可以提升旅遊品質、生活品質,但 100 個遊客產生的收入跟 10 個遊客產生的收入是一樣的。 原住民部落傳統的文化與生活,本來就有永續發展的概念與價值在其中;只是在發展過程中,慢慢被遺忘。 永續旅遊不是某種遊程(生態旅遊就是一種遊程型態),是一個目標、一個態度,讓旅遊在社區(部落)能夠永續的發展,是一種責任旅遊,包括:善待當地人、深入一些當地的生活文化、可以得到一些正面的旅遊經驗的同時而當地也能夠獲利,這就是一種雙贏的責任旅遊。 以平溪天燈為例,該不該放天燈 !? 動保人士可能就會表示不應該,但若就永續觀點,就不會這麼快下結論,除了環保觀點之外,應該要再就對在地經濟發展的幫助、傳承在地文化等面向,討論思考可能對策,例如:用環保材質製作天燈、發展天燈回收機制等。 ( 2 )全球行動重點 因為旅行所涉及的產業類別太多,如:郵輪、飯店、餐廳、導覽 … 等,為建立業者對於「永續」的共識,故聯合國於 2007 年成立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 GSTC ,並在 2008 年集合 50 多個全球旅遊組織共同研擬出第一套永續旅遊準則,並陸續產出旅遊目的地準則 ( 如:貓公部落即為一個旅遊目的地 ) 與產業準則。 這些準則,可以...

暖身共識課程1 - 公私夥伴關係建構

📆 時間 : 109/08/26(三)1 4:00~17:0 0 🏚️ 地點 : 東管處都歷遊客中心藝文教室 👨🏻‍💼 講師 : 公私夥伴動力遊戲 - 蕭於勤老師 / 思思樂劇場藝術總監                 公私夥伴關係案例 - 劉建億老師 / 基隆市社規師駐地輔導案計畫主持人 🔎課程影片連結:(一、 認識你的部落窗口與部落夥伴 )  https://youtu.be/Shqz6Aia_ZA                                  (二、 打怪秘笈 - 從零和到夥伴的甘苦案例 )  https://youtu.be/ksLjwIxFSw0 📝 課程筆記 : ( 1 )課程一「認識你的部落窗口與部落夥伴」 第一階段透過切身的問答「今天從哪裡來東管處?」、「使用什麼交通工具來這裡?」、「在哪裡出生?」、「平時的休閒活動?」等,並由蕭於勤老師引導下,以有趣的肢體互動方式來呈現與溝通,旨在建立參與者之間的熟悉度與默契,打開人際間的心防。 第二階段則由三小段小遊戲逐漸引導小組間的合作默契 「爭奪白紙位置」:地上散佈著「比在場人數(不含主持人)多 1 」的 A4 白紙數量,每人均採著一張 A4 白紙,遊戲期間每人均要踩在一張紙上,此時主持人欲前去踩多餘的一張白紙,全體參與同學則需阻擋多餘的白紙被踩走,目的在練習全體參者的大團隊默契。 「 開車 」:以鄰近部落為分組,約 4~5 人一組,想像由組員一起用身體組合成一台車,並需要有車頭及駕駛,其他成員則為乘客或車的附屬配件跟著車頭的方向移動,駕駛員不透過言語利用肢體動作操控這台車的前進後退左轉右轉停止等動作,遊戲期間每人輪流扮演車頭、駕駛或其他,遊戲後並分享扮演每個位置的不同心境,旨在讓參與者練習扮演小團隊帶領者(駕駛)、執行者(車頭與其他)等角色的不同。 「 特色車 」:以東海岸居住地南北段將同學分為兩大組,試著將上述車輛組合成更大體積的特色車,一樣安排車頭及駕駛兩角色,其他成員則為乘客...

109年東海岸駐地研究員計劃招募説明會

/////  109年東海岸駐地研究員計劃招募説明會 ///// 📘 台東場:109/08/11(二)13:30~15:30 @東管處都歷遊客中心藝文教室 📘 花蓮場:109/08/12(三)14:00~16:00 @貓公部落文健站 一、駐地研究員培訓之目的 以往年東海岸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106-107年)之目的:「從部落社區尋找並培訓與東管處共同推動觀光資源經營之夥伴,亦即冀望培訓地方創生之重要推手。」為基礎,並持續進行駐地研究員2.0(109-110年)的培訓課程,更著重在各部落凝聚共識、產生共識、執行共識的過程,因此,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1、建立部落永續觀光實踐的方法 運用線上公開圖資平台、認識法規,以及相關規劃概念的課程,結合部落藍圖參與式規劃行動,與各部落建立專屬的部落永續觀光實踐方法。 2、從部落地圖到部落藍圖 部落藍圖描繪著部落發展的願景,其基礎作業架構於詳盡的各類田調資料、再藉由田調資料轉化為部落地圖(文字及圖繪),部落夥伴從部落地圖描繪的過程才能漸漸認知與凝聚對部落藍圖的整體發展願景。 3、從六個試做點的操作過程凝聚部落共識,並透過以協力換工方式,看見部落串連的力量 明年(110年)將遴選出六個參與式設計試做點,讓部落駐地研究員在執行過程當中,思考如何讓部落族人共同參與,將部落藍圖中的空間環境逐步落實,並且讓鄰近部落的夥伴也能以工作坊、協力換工的方式參與,讓部落之間合作與聯繫更加緊密。 二、前期(106-107年)參與式設計及示範計畫成果 三、符合部落需求的培訓課程規劃 本期計畫的培訓課程分三個對象 : 新招募部落駐地研究員夥伴、東管處部落窗口以及 106-107 年部落駐地研究員夥伴,這三個部分的課程内容實際上是相互交曡的,因此歡迎所有夥伴都能來參與。 四、問答 Q1: 如果有事情不能來上課, 會有線上 課程嗎?例如直播之類的。 A1: 我們有嘗試過在臉書用直播的方式,但東管處這邊的收訊不良,會一直中斷課程進度。我們所有課程内容以及到戶外上課等等的内容,都會以錄影、照片及文字記錄的方式上傳到 blogger ,方便夥伴們可以隨時複習或補課。 Q2 : 課程會不會太密集?有時候部落裏的事情太多,無法抽身前來。 A2 : 除了 blogger 的課程記錄供夥伴們可以隨時複習或補課,另外在討論部落藍圖時也可以進行補課。 五、紀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