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109/08/27(四)1 4:00~17:0 0 🏚️ 地點 : 貓公部落文健站 👨🏻💼 講師 : 陳盈潔 /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秘書長 📝 課程筆記 : 🔎課程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2gu4k0bf7lQ 「永續」就是:設定目標,針對問題進行觀察、紀錄累積數據,進而提出改善策略。 ( 1 )永續旅行概論 「永續」是近二三十年來,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威脅(例如:北極熊的棲地逐漸被滅失了、飢荒的問題等),而發展出來的概念;是聯合國將人類的傳統智慧重新整理後而提出以 15 年為一個週期提出的目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 2015-2030 年間,聯合國設定了 17 個全球永續目標(講義 p.8 );這 17 個目標看似跟旅遊沒有關係,但旅遊會影響很多面向、跟很多面向都有關聯,例如:海洋生態、就業與經濟成長、責任消費與生產等,因為遊客過量( overtourism )對居民生活的衝擊;所以後來有些旅遊地開始思考做總量管制,總量管制並不代表收入會變少,而是可以提升旅遊品質、生活品質,但 100 個遊客產生的收入跟 10 個遊客產生的收入是一樣的。 原住民部落傳統的文化與生活,本來就有永續發展的概念與價值在其中;只是在發展過程中,慢慢被遺忘。 永續旅遊不是某種遊程(生態旅遊就是一種遊程型態),是一個目標、一個態度,讓旅遊在社區(部落)能夠永續的發展,是一種責任旅遊,包括:善待當地人、深入一些當地的生活文化、可以得到一些正面的旅遊經驗的同時而當地也能夠獲利,這就是一種雙贏的責任旅遊。 以平溪天燈為例,該不該放天燈 !? 動保人士可能就會表示不應該,但若就永續觀點,就不會這麼快下結論,除了環保觀點之外,應該要再就對在地經濟發展的幫助、傳承在地文化等面向,討論思考可能對策,例如:用環保材質製作天燈、發展天燈回收機制等。 ( 2 )全球行動重點 因為旅行所涉及的產業類別太多,如:郵輪、飯店、餐廳、導覽 … 等,為建立業者對於「永續」的共識,故聯合國於 2007 年成立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 GSTC ,並在 2008 年集合 50 多個全球旅遊組織共同研擬出第一套永續旅遊準則,並陸續產出旅遊目的地準則 ( 如:貓公部落即為一個旅遊目的地 ) 與產業準則。 這些準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