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研究員培訓課程記錄】106/11/16 吉拉米代部落觀摩小旅行 【 地點 】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拉米代部落 相關參考資料下載: Ensit通訊第12期 里山倡議的核新概念與國際發展現況 花蓮縣富里豐南村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 吉拉米代部落及社區發展-簡報說明影片: https://youtu.be/BWQRvNaSwsg 吉拉米代在花蓮最南邊,也是富里鄉最南端。旁邊就是東河。 【吉哈拉艾文化景觀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吉拉米代部落裡,吉拉米代( Cilamitay )是阿美語「大樹根」的意思。耆老口傳吉拉米代原是成功阿美族人和卓溪布農族人重要的獵場。直到清末時期才有阿美族人來此定居,因為看到此地櫸木樹根大到可以當作橋樑行走,便以 Cilamitay 為部落名稱,( lami 為根的意思)。 後來,一群來自都歷的阿美族人看上吉拉米代部落北方的石厝溝溪有著清澈水源及豐富魚產,在外來物種的尚末侵入時,這條溪流隨處可見台灣特有種台東間爬岩鰍和日本禿頭鯊,由於這兩種魚類在阿美語皆為 Hara ,因此,族人便將這個聚落取名為「吉哈拉艾( Ciharaay )」。】(摘自吉哈拉艾網站 http://cilamitay.wixsite.com/cilamitay ) 這次的部落觀摩於早上 10 點來到吉拉米代部落的跳舞場,搭了「部落高鐵」嘟嘟嘟地前往水源地,一路上放眼都是綠油油帶點金黃的稻田,風涼涼的吹過臉龐,把煩惱都吹走了唷!因為路況不好沒能上到水源地,仍然喝了非常冰涼香甜的山泉水。中午就要到吉哈拉艾的四維分校用午餐,中間為了等待小天祥管制放行,雅各帶著大家跳了好幾首舞,也跟都蘭部落交流了歌舞。下午的行程是部落介紹的簡報以及雅各帶著大家走水圳囉! 【吉拉米代部落介紹】 人口總共 300 戶,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這裡是台灣唯一一個有山、有水、有聚落的文化景觀區,所以成立了文化景觀經營管理協會,只要來這邊採砂石或施工都必須經過協會的同意,成為地方自治的基礎。 這個文化景觀區是由東華大學協助部落登錄,推動過程中歷經一些困難。當初文化局說「你為什麼不保護這個水圳就好?」部落族人們也很掙扎,因為保護水圳就很辛苦了,需要兩天就掃一次落葉,這些人又沒有薪水。他們自願去清掃落葉讓水流可以正常通過,灌溉這邊的田,下游的居民也能使用這些水。後來掙扎的結果他們通融讓族人們保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