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波強烈冷氣團登陸時,十幾度的低溫下,仍抓緊周休二日從北台灣各處歸來的部落夥伴們齊聚在男人的廚房裡,圍繞著升起的火堆一起取暖,為著隔日將冒著低溫下秀姑巒溪進行文化泛舟下游的第二次田野資源調查,商討著後續的流程與進行方式。 喝著米分,酒酣耳熱下,部落夥伴不只聊著彼此生活的近況,比劃著打獵時看見獵物的情景,提到打獵時的不順利,一旁的夥伴勸退著說: 「打獵時,如果運氣不好,就不要打了,趕快回家。」 對部落的人來說,面對大自然時的謙卑態度,不僅是尊敬這片土地,也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危。 而這樣敬天地的精神從盤點部落重要生態、文化、傳統資源;探討文化泛舟、有機農業、農耕文化體驗等產業發展時都可窺探。 一直對於部落發展具有強烈企圖心的奇美部落,自109年開始便以奇美文化發展為主軸,除了藉由部落的協會組織及年齡階級鞏固部落的人口結構外,持續推廣部落的Misaafang文化,在各種遊程設計上如文化泛舟、漂漂河、草藥營、野菜營、年齡階級體驗營等等做為部落對外認識部落文化的管道,也要讓部落的人對自己的文化產生認同感。 談論到部落與觀光產業的發展,奇美部落仍是尊重土地樣貌的,特別是對於母親之河—秀姑巒溪的自然樣貌保全,同時在觀光與農務搭配之下也考量聚落、田區與生態的環境永續性。 從調查秀姑巒溪的上游到今年著重的下游流域,奇美部落在部落遊程與地方藍圖上持續以秀姑巒溪作為在地的觀光核心,盤點周邊在地故事、傳統流域、自然生態,在保留文化真實性、生態保育、傳統智慧文化與顧客保持聯繫交流之間取得平衡。 在所有遊程推出之前,部落皆會定期召集夥伴回鄉進行測試。 「試遊程還是希望帶有心參與的年輕人下水比較有意義,在下水的過程中訪談耆老,也讓年輕人知道,耆老有很多都不在了,要把握時間將重要的文化知識紀錄。」 即便遊程對於發展部落產業是重要的,但培育族人傳承文化卻是奇美部落心中更加迫切的事情,也期待不久的將來,奇美部落很快能夠完成心目中那幅理想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