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3的文章

培訓課程:【用田調說故事:田調轉譯與應用】

📆 時間 : 112/03/24(五)11:00~17:00 🏚️ 地點 : 小心沙發、比西里岸 👨🏻‍💼 講師 : 李芝瑩│斯創教育工作群 執行長│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理事│臺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常務理事 🎬 「斯創教育工作群」整合英國Field Studies Council戶外學習理念,運用環境教育專業與資訊轉化專長,將永續發展領域之科學研究與公共議題,設計成參與式體驗學習方案,推出「山林博物學」及「都市博物學」課程活動,提供各年齡層在真實環境(Real World)中獲得第一手經驗(First Hand Experience)的體驗機會;並協力公私部門規劃、建置、營運環境學習中心,提供人員訓練與顧問諮詢。 A.分享單位介紹: 分享者從媒體工作者,至跨領域合作組織,於2017年成立「斯創教育工作群」。 「斯創教育工作群」由一群長期關心環境永續與深耕環境教育的夥伴組成,特別關注「永續森林經營」、「都市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等議題。成員擅長運用環境教育專長資訊轉化能力,將不同領域專業及各種面向議題,設計成參與式操作與公民參與的各種服務模式,提供各年齡層在真實環境(Real World)中獲得第一手經驗(First-hand Experience)的體驗學習機會。 近年操作永續森林經營經驗分享-從關注到行動,來了解永續森林經營這件事情 a.台灣使用的木材及紙漿有99%以上皆仰賴進口,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僅有1%,進口方式產生碳足跡過高、無法控制物價等議題,因此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開始推動國產材相關計畫,不止是國產木材的運用,更重要為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惠益全民共享)的推廣: (a1)永續林業-推動山村綠色經濟:森林主副產物多元利用、振興人工林產業、推動森林療癒及環境教育、生態營林及友善生產、發展適地林下經濟 (a2)生態台灣-建構國土生態綠網:健全森林長期監測體系、維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友善治山防洪、摩植森林資源、原住民部落資源共管、結合社區加強森林保護 B.案例及操作經驗分享(一)永泰林業 ●永泰林業-梁兆清、梁國興(新竹縣五峰鄉) a.行動緣由:梁兆清與梁國興父子於1973年成立正昌製材有限公司。(台灣林場產業有沒落現象,織人也趨老化。)與其靠進口貨向其他林場買木材,倒不如自己來種一片森林,穩定木材來源。因故承租新竹林管處竹東事業區國的有人工林,共計...

培訓課程:【東海岸田調這檔事】

  |花蓮場| 📆 時間 :  111 / 12 /14 (三)10 :00~14:30 🏚️ 地點   :   貓公部落聚會所 |臺東場| 📆 時間 :  111 /12 /21 (三)10 :00~14:30 🏚️ 地點   :  美山部落-小心沙發 👨🏻‍💼  講 師  :  節點共創執行長  / 蘇素敏、 節點共創創意總監/ 王力之、 節點共創專案經理/ 李昀 🎬課程影片:(臺東場) https://youtu.be/Y5lOclMlDEU                        (花蓮場) https://youtu.be/25UJIa6YiMY 分享單位:節點共創(成立於 2018 年) - 以專案方式與政府單位元合作,以專案培育在地人才,以文化藝術為行動,進行跨領域與跨界合作,促進部落村落發展方案。提供創造者合作規劃,展演統籌,行銷推廣,異業資源整合。 【第一部分:為什麼要田調】 部落的田調常被定位為協助部落文化傳承,甚至是觀光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但田調非常不只是這樣,它甚至是創新和轉譯的靈感來源。 分享者:蘇素敏 / 節點共創執行長 (一) 節點共創團隊行動介紹 過去五年在東海岸豐濱鄉 1. 調查訪談與文化探勘:紀錄部落耆老分享的山林與海洋生態知識、傳統生活方式及材料應用,建立花蓮豐濱地區的「社會生態 - 生產地景 / 海景」知識系統,傳承自然生態運用智慧。 (PS. 講師提醒,資料須返還給部落 ) 2. 社群的情感建立:透過許多的共作與共創,產生彼此更深的理解,建立如工作夥伴朋友、家人的情感。 3. 藝術行動以花蓮豐濱鄉的山林海洋環境作為據點,創造不同形式的參與連結。以部落生態調查、文化紀錄與傳承教育為基礎,透過藝術、社會設計方案,規劃地方文化材料圖誌出版、藝術創能工作坊、藝術家工作營等,與在地居民共同實驗材料,對外則以森川里海藝術季、專題展覽等活動,邀請各領域的訪客認識部落傳統智慧與里山、里海生活的重要及珍貴處。期望建立一個涵蓋傳統生態知識應用及當代藝術創能的共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