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1的文章

田野調查資料之運用

  📆 時間 :  110/05/07(五)14:00~17:00  🏚️ 地點   :   貓公部落聚會所 👨🏻‍💼  講師 :  林書豪  /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創辦人 🔎課程講義連結: (田野調查2)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KCValxKpU_kCqknq2TVp_OqacWA_H-T/view?usp=sharing 🔎課程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RLKu0FXcsKU 課程筆記: 【建立田調資料的詮釋視角 + 田調成果的故事化應用 】 操作基地:貓公部落、聖山(奇拉雅山) 課程內容:延續田野調查一的課程內容(如何進行田野調查),以貓公部落為例,利用田調資料應用於通往聖山的路徑上,可作哪些轉化與運用。本課程目的,乃是希望能夠將田野調查的成果,做為發展文化學習型遊程設計的測試,特別是針對部落傳統領域內的某些特殊神聖場域,使讓遊客與部落產生深度、有意義的連結,乃至於期待可藉此形成關係人口。   一、聖山探索 認識聖山,關於聖山的大小事: l    路程中有沒有遇到過特別的事情(如祭儀、特殊動植物等) l    有什麼在聖山曾發生過的事情值得告訴部落年輕一輩   阿雄大哥與建安理事長分享 - 豐年祭登聖山迎祖靈祭儀 登山前: 部落長老與頭目會帶著族人先到聚會所叮嚀,上山途中遇到什麼生物皆屬於山靈的一部分,不可碰不可打,只能將其趕走。 豐年祭迎祖靈祭儀: 香 菸 、酒等祭儀用品擺好,在長老的帶領下開始跳舞迎祖靈,告訴祖靈我們的豐年祭要開始了! 登山人選: 登山迎祖靈的人共 20-30 個,並且不是每年都可以去,族人會從同年齡層間選派兩位,其體能必須好。也會有比較團結的年齡階層一次推派 5 、 6 位。 懲罰: 如該年齡階層無任何推派的人選,或沒有登頂的人,會受到懲罰。早期的懲罰為農產品:罰米、罰豬等,現今的懲罰為現金。 重要的事 : 上山必須鍛鍊自己,不拖累大家也能對自己負責。因會發生抽筋脫隊之突發狀況,同隊的族人必須花額外的時間來處理,而影響祭儀進程。 遇到特別的事: 祭儀間長老念念有詞帶領大...

如何進行田野調查

📆 時間 :  110/05/06(四)14:00~17:00  🏚️ 地點   :   都歷遊客中心藝文教室 👨🏻‍💼  講師 :  林書豪  /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創辦人 🔎課程講義連結: (田野調查1)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Bv1vIn0imh2y2F7P1WD8_ldWGHhPE67/view?usp=sharing 🔎課程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J4x-AP82FzA   案例介紹 - 基隆正濱漁港 一、課程第一部分:如何做田野調查? Q :現場有沒有人曾經操作過田野調查? A (比西里岸黃○蓉):前幾天有操作過傳統領域調查,一次採訪一到兩位耆老,會請一位部落裡的中年人擔任翻譯,詢問以前的地名故事,年輕人則是幫忙錄音、側拍,把現場的對談重點寫下來,回去再回顧錄音檔把逐字稿整理出來,作為田調文字資料。   案例分享背景資料: l    現今成為熱門打卡景點的正濱漁港彩色屋,其實在四、五年前乏人問津,也沒有去認識、理解當地的一個機會。老漁港正面對轉型的議題漁港轉型的問題,當中亦涉及到觀光產業。 l    以藝術共創的方式為操作主題 邀請創作者(藝術家、各領域學家等),讓創作者與在地參與者透過合作共同產出屬於地方的共創作品,與地方連結。 除了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為設計團隊的據點,目前還有星濱選品客廳以及星濱海港學校,作為展售共創作品以及藝術教育的場域。   田野調查的 3 個層級 (一)問題意識 做田野調查的動機:文化缺乏保存、旅遊路徑開發、傳統工藝失傳 ... (二)田調架構 開始田野調查:參考圖書資料、擬定訪問對象及訪綱(無既定格式,從聊天開始)、相關田調工作者、工具和配備 ... (三)應用轉譯 如何作後續運用:作為學校教案、走讀路線、產品開發 …   【以星濱山,在基隆正濱漁港為例】 (一)為何要做田野調查 1. 漁港文化-自身不太熟悉、大眾缺乏認識 2. 藝術創意-可以與土地有關之延伸發展 3. 活動體驗-推廣知識和現地互動,以及教育培力 4. 地方設計-強化產品應用...